网站首页海外研学游学新加坡

国大硕士录取攻略

姓名:李同学国内大学:山东大学国内最高学历:大四在读国内所修专业: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申请学校: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录取专业:N...

万和学子留学感言

我叫Guo Jie,今年23岁,是一个来自山东威海的女孩。不知不觉,我已经在这个美丽的热带岛国生活学习了三年半了。还记得刚抵...

留学奖学金

奖学金 新加坡大学逐渐成为留学市场的一大亮点,大额奖学金已成为新加坡留学的一大优势,新加坡大学针对中国留...

从农村到新加坡商业专

戚同学,山东泰安人 18岁 高中毕业 高考分630    学生情况:2006年参加高考,考出630分的高成绩,但志愿报失...

逃生滑梯:别碰我,怕你修

2017年06月14日 14:00:03   点击次数:779 次   作者:

    日前,一乘客在好奇心驱使下打开了厦航一架757飞机的应急滑梯。砰的一声巨响,透过舷窗,逃生滑梯从飞机外侧展开,一波简单的操作,该航班被迫取消,113名旅客全部下机改签,涉事女性旅客被警方带走。

    据乘务组反映,当时那位女乘客连包都还没放好,就按下手柄,后对乘务员解释称,她听到乘务员对前排乘客的提醒,就想知道碰一下会怎样。

  但是当机场公安把该名女乘客带走去做笔录时,她又害怕了,改口说她当时是想去开遮阳板误碰了应急出口。

 

    事实摆在面前,目前机场公安仍在对事件进行调查处置。厦航方面也正在评估直接和间接的损失,报给机场公安,警方将据此做出相应处理。据介绍,以往其他航空公司有过此类先例,乘客有被拘留处理,并由航空公司进行索赔。

 

  这位乘客可能是春风得意,一时蹄急,莫名奇妙的就按下手柄,存在好奇心是正常的,就像是面对公交和地铁上的紧急出口按钮时会有按下的冲动。

 

  但是想归想,你真的做了,我就不明白为什么了啊。

 

关于应急滑梯,有以下基本知识点
  

  应急救生滑梯简称滑梯,由滑梯、充气瓶、连杆和操作手柄等组成,折叠镶嵌安装在客舱门、应急门内部。当飞机在地面进行维护时,滑梯操作手柄放在解除预备位置,打开舱门时滑梯不会被放出;当飞机开始滑行时,由乘务人员将滑梯操作手柄放在预备位置,当飞机遇到紧急情况时,乘务人员打开舱门的同时滑梯自动冲出舱外,在几秒钟内完成充气过程,方便旅客和机组人员逃离飞机。

 

  紧急出口的座位,主要是为了方便紧急撤离,因而腿部空间留得大,相对舒适。在飞行和降落过程中,如果发生意外事故,在机长发出指令疏散乘客时,坐在紧急出口的人,应该协助空乘人员,打开紧急出口舱门,放置好逃生滑梯或气垫,协助其他乘客逃生等。

 

  航空公司一般会规定把这一排位置安排给那些身强力壮的人,老弱病残、孕幼、语言不通的外国人、醉酒、过于肥胖的人以及行动不便等特殊旅客不会被安排在这个位置。

 

  乘务员会于登机后向坐在应急出口位的旅客进行操作介绍并申明非紧急情况下不得按下应急出口按钮。

 

  这个介绍很清楚了吧,但是…

 

不由的回想了一下近几年发生的旅客放滑梯事件

 

  2014年12月东航一航班落地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后,一名乘客误操作致使该空客A321飞机右3应急门滑梯外放。该旅客表示,飞机起飞前未仔细听乘务员关于应急逃生门注意事项的讲解,不知道那是应急门不能打开,飞机落地,就想开门下飞机,无意中释放了应急滑梯。

 

  2014年12月一名男乘客乘坐厦门航空MF8543次航班,从杭州前往长沙。上飞机没多久,他一把拉开了机舱紧急出口的安全门,闻讯赶来的空姐问他原因,他支吾了半天,冒出一句:飞机上太闷了,我想把门打开透个气。

 

  2015年11月13日国航一航班在抵达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时,前舱门应急滑梯被释放。机型为空客A330-300。

 

是机舱环境属性或是操作太简单,让你把持不住?
 

 

  可能有些乘客有幽闭空间恐惧症,存在机闹的风险。电影《紧急迫降》里面有一个情节给人印象深刻,当时有一个男乘客开始情绪失控,经验丰富的乘务长马上给了这个乘客婴儿般的拥抱,将这名乘客的头抱在怀里抚慰他,局面迅速得到控制。可是现实还没有此类报道啊。

 

  相对于公交地铁上配备锤子砸出紧急出口,飞机紧急出口操作确实简单,这也是由其特殊运行方式和空间结构决定的。但便于操作是为了救命,不是由旅客任性。

 

是宣传教育不够,不了解滑梯的重要性和乱放影响吗?
 

 

  之前有人总结了各种机型应急设施的价格:737主滑梯8万;320主滑梯9万2,翼上7万;330主滑梯19万,应急出口15万;777的20-25万;380的30万左右。上述数字还仅仅是维修滑梯的直接成本,打开应急门放出滑梯的间接成本更高。首先飞机等滑梯而不能执行任何飞行任务,航班延误甚至取消,由此造成的飞机租金、停场成本、再加上旅客因延误造成的赔偿等,间接损失巨大。美国航空专家马修通过大量数据分析认为,所有航空事故的间接成本损失至少是直接成本的四倍以上。

 

  乘务员说的很清楚了啊,成本挺高的呀,而且旅客只是按一下杆子,连滑的机会都没有。是对后果宣传不足吗?紧急滑梯本身是一件好的工具,难到要像宣传疾病、毒品那样宣传滑梯?那样未免过于谨小慎微了。

 

是处罚力度不够,试错成本不高吗?
 

 

  在我国出现误放滑梯情况,是依照《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和《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处理,一般是批评教育和行政拘留。专门的法规目前还没有,行政拘留对旅客的影响相对较大了。

 

  可以看到,目前的几起放滑梯事件都不是有意或者说恶意的。但行为确实对安全、正点和服务造成影响。总的来说,可能是缺乏畏惧之心吧,一生气或任性就开个舱门,对此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