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投入更多资源为国民提供多元学习途径

2017年03月08日 08:58:35   点击次数:773 次   作者:原创

新加坡教育部长(学校)黄志明和教育部长(高等教育及技能)王乙康宣布一系列措施,目的是在人生各阶段支持国民发挥潜能,实现志向。

政府将投入更多资源为国人开拓多元途径,培养个人乐于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以抓紧未来的新机遇。

国会拨款委员会辩论教育部开支预算,教育部长(学校)黄志明和教育部长(高等教育及技能)王乙康宣布一系列措施,目的是在人生各阶段支持国民发挥潜能,实现志向。共有24名议员针对教育课题发言。

王乙康提到在未来五年使高等教育转型的必要,以更有效地迎合经济环境的变化,协助国民做好面向未来的准备。“第一,教育不仅是通往良好且永久就业机会的途径,也必须是一个能实现志向的途径,这两者并不是对立的。第二,教育与学习是终身的过程,我们得意识到成人的学习需求和学生不同,针对成人的培训得精简、实用且便利。”

“第三,教育须传授的是技能,不是信息。信息可从谷歌搜索,技能不行。第四,‘边做边学’(learning by doing)。我们习惯于‘为了做而学’(learning for doing),但实际的工作经验也能建立个人的技能和知识。第五,帮助新加坡人适应数据丰富的数码工作环境。不是每个人得学习编码或成为科技专才,但我们须适应在数码为主的环境工作,能应用数据。”

随着精深技能发展局(SkillsFuture Singapore)隶属教育部,教育和学习将延伸至个人踏入社会的阶段。中学后教育机构如工艺教育学院、理工学院和公立大学也扮演着推动终身学习文化的角色。

应重兴趣多于学历成绩

  王乙康昨天就宣布工艺教育局将推出新的技术专业文凭,让工教院毕业生有新途径深化专业技能。大专学府将与企业协作,推出更多工读文凭课程,让个人边做边学。

但他指出,在落实转型过程中,最大挑战在于改变心态。家长、教育工作者和学生须把对追求分数的焦点转向更宏观的全人发展。“我们无法一夜间改变制度,但我们在教育制度上做出重要的调整来催化这个转变。”

王乙康提醒说,雇主也应凭应征者的兴趣、技能等来录取雇员,而非以学历为主。“教育部大可宣导不要偏重学业成绩,但除非雇主能证明,好的工作不全凭好成绩,否则这个信息将是空洞的。”

他指出,时代已改变,这一代不同于上一代,年轻一代有新的想法和志向。“每一代人会随之改变社会,这是我们前进的方式,而教育会助我们一臂之力……我们现在或许在改变和转型的起点上,这有赖于我们去创造多元途径和新机遇,引领我们往四方八面而行,但最终会到达一个共同的未来——孕育着各种人才、旅程不一却团结一致的新加坡。”

黄志明也指出,减轻对成绩的偏重、培养乐于学习的态度没有灵丹妙药。他希望,家长和社区能支持年轻一代追求兴趣。

他转以华语发言时说:“乐于学习将驱动学生们不断地探索,并发掘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让他们终身受益。‘勇于创新和尝试’就是鼓励学生敢于做不同的尝试……让学生了解‘失败乃成功之母’的道理。学校需要协助学生打好稳固基础。这会帮助学生把爱好进一步发展成为个人的专长,从而发挥最大的潜能。”而教育的核心会继续放在品德教育和灌输良好价值观。

直接收生计划的调整,目的是让更多学生有机会凭才华报读可支持他们志向的学校,使焦点拉回到肯定特定才华,而不是综合学术表现。有附属小学的中学须保留两成学额给非附属学校学生的举措,旨在维持收生制度开放。

他说:“我们将继续确保所有孩子不论出身背景,都能享有同等的教育机会,让每名新加坡子女都能发挥他们最大的潜能。”


国大硕士录取攻略

姓名:李同学国内大学:山东大学国内最高学历:大四在读国内所修专业: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申请学校: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录取专业:N...

万和学子留学感言

我叫Guo Jie,今年23岁,是一个来自山东威海的女孩。不知不觉,我已经在这个美丽的热带岛国生活学习了三年半了。还记得刚抵...

留学奖学金

奖学金 新加坡大学逐渐成为留学市场的一大亮点,大额奖学金已成为新加坡留学的一大优势,新加坡大学针对中国留...

从农村到新加坡商业专

戚同学,山东泰安人 18岁 高中毕业 高考分630    学生情况:2006年参加高考,考出630分的高成绩,但志愿报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