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大医学院学生上海见习

2016年08月24日 15:25:37   点击次数:1206 次   作者:原创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几名学生在学校假期到中医诊所“跟班”,并到中国上海的中医药大学见习两周。

但这几名医学院学生并非未来的中医师,而是参与余仁生学院提供的选修项目,认识中医学的基本概念。

为中西医者搭建沟通桥梁

余仁生学院去年起在国大推出这个学习项目,开放给杨潞龄医学院就读三或四年级的学生选修,旨在促进中西医的交流。

这个选修的学习项目为期四周,学生会先到余仁生学院上课两周,包括三天到中医诊所观察中医师的工作。之后两个星期,他们到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学习。

余仁生国际有限公司集团医务董事总经理白月萍受询时说:“余仁生学院的其中一个宗旨是通过教育或实习机会,让西医生或西医学生有机会了解中医学。这次,学院同国大杨潞龄医学院和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协作,让本地学生有机会认识中医学的理论和应用,希望从中让他们欣赏中医学、中西医融合治疗。”

负责教学的其中一名医师徐慧雯指出,学生会认识中医诊断、中药与方剂、体质学等基础概念。医师会通过示范、利用人体模型讲解等方式,加深学生的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积极,她相信这类学习活动有助于为中西医者搭建沟通桥梁,解答一些人对中医学或有的误解。

选修这个项目的周俐雯(22岁)认为,她有机会同中医师交流,解答他人对中医学的迷思。例如,有些人认为中药含有类固醇,但其实纯正的中草药是不含类固醇的。

而在同一名本地医师交流时,对方的一句话“我们都有共同的目标,就是要我们的病人好”让她印象深刻。

周俐雯觉得,医者应开放地了解不一样的疗法。“中医学有很悠久的历史,我想多了解中医学问的奥妙。而且,现在不少人除了看西医,也会寻求中医疗法,我对中医学多一点认识,与病人交流时也会有帮助。”

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和曙光医院的见习体验则让彭斯雨(24岁)觉得获益不浅。她指出,医院注重中西医综合医疗,医生大多兼通中西医学知识,可根据病人情况提供最适合的疗法。她也参观了益大本草园和博物馆等,接触不同种类的中草药、动植物标本等,让她大开眼界。

彭斯雨说:“我回校后也与其他同学分享所学知识,譬如利用我对穴位的了解帮同学按摩,舒缓她的头疼问题。其实,只要使用得当,中西医学是可以相辅相成的。”

另一医学生李有俊(22岁)指出,随着本地社会逐渐老龄化,慢性疾病患者会增加。有研究显示,融合中西医疗法对治疗一些慢性疾病更有效。这个选修项目让他能增进对中医疗法的认识,是实用的信息。

目前已有五名国大生完成这项选修学习项目。基于参与学生反馈良好,学院接下来会扩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人选修。学生须书写中西医合并课题的文章,作为遴选用途。


国大硕士录取攻略

姓名:李同学国内大学:山东大学国内最高学历:大四在读国内所修专业: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申请学校: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录取专业:N...

万和学子留学感言

我叫Guo Jie,今年23岁,是一个来自山东威海的女孩。不知不觉,我已经在这个美丽的热带岛国生活学习了三年半了。还记得刚抵...

留学奖学金

奖学金 新加坡大学逐渐成为留学市场的一大亮点,大额奖学金已成为新加坡留学的一大优势,新加坡大学针对中国留...

从农村到新加坡商业专

戚同学,山东泰安人 18岁 高中毕业 高考分630    学生情况:2006年参加高考,考出630分的高成绩,但志愿报失...